正值大学生离校的日子,不少500强企业2017年校招大幕已然拉开,新一届毕业生迎来就业季,为一份心仪的工作“霍霍磨刀”。那么,什么样的状态能为求职加分?面试到底适合不适合问薪资呢?作为九月份刚从北大青鸟中关村软件园总校毕业的小梁来说,已经顺利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据此,他也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小梁介绍:“真正意义上来讲,我是2016年的毕业生,作为现在才毕业,可能很多人都有点意外,其实我在拿到大学毕业证前,并没有和身边的其他同学一样去找工作,而是选择了北大青鸟中关村软件园总校进行了再学习,经过小半年的学习,我顺利完成了这里的学习任务,然后才通过校招找到了现在的工作。可能我的起点比身边的同学要矮很多,但是我的第一份入职薪资并不低,我从北大青鸟中关村软件园总校毕业后,以8K的薪资入职现在的公司,可能这和我长得成熟也有关吧”小梁打趣解说道。
小梁继续介绍说:“其实刚毕业,我也想过直接去找工作,但是看到今年庞大的毕业生人数,身边很多同学出现了‘闪辞’现象,我有点退缩了。我不希望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频繁跳槽中度过的。我希望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是自己感兴趣的,是自己喜欢的,可能这个想法,在很多人看来,不太符合我这个‘95后’的想法。可能很多人认为我们95后群体个性张扬,追求另类新奇,加之处事经验不足、职场定位不准、无法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及岗位,更偏好‘易变性职业生涯’。但是我认为只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才能够去坚持,才能做得长久。”
针对职场普遍存在的95后“闪辞族”,负责北大青鸟中关村软件园总校专业就业指导的陈老师解析道:“在信息化时代,就业渠道日趋多元,就业选择越来越多,计划经济中‘从一而终’‘分配指派工作’等就业观念早已过时。95后大学生‘闪辞’不过是对于需求价值得不到满足的正常反应,是再正常不过的人力资源流动,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一个人的职业选择,既包含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就业准备等内在因素,也涉及家庭、地区、生活环境、流行观念、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实现稳定就业,其择业偏好既要达成就业预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平衡,还要实现自身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要求之间的统一,这是一个相互适应的磨合过程。对95后大学生而言,基于更好发展的跳槽和自我追寻,不失为一种人生历练,也算得上是一种人生财富,理应受到宽容看待。作为用人单位,需要充分考虑95后的年龄特点,改变过去那种单一的用人留人方式,采取事业、感情、待遇、制度等多种方式来挽留优秀人才,让员工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安全感。只有用当其时、用当其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最大效益。当然,作为教书育人重地的北大青鸟中关村软件园总校,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开设专业技能提升课程,还特地开设了COT(职业规划)课程,从而从多方面帮助学员们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