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带孩子去好朋友家做客,朋友盛情款待,准备了一桌丰盛的美味。朋友厨艺了得,菜式丰盛,摆盘讲究,足以看出对这顿午餐的用心。用餐前,我发自肺腑地对朋友的用心和忙碌表示称赞和感谢,然鹅,用餐时间,孩子的行为将气氛降至冰点......
朋友将精心为孩子准备的几道菜放到孩子面前,并主动给孩子夹菜,今天这小孩儿也不知哪根神经搭错,明明之前很喜欢吃的菜,今天在朋友家里表现极度反常,不但不对阿姨的悉心照顾表示感谢,反而尝都没尝就将碗里的饭菜又夹出来放回盘里,嘴里嘟囔着“我才不吃呢,看着就不好吃”!
瞬间我的脸上写满尴尬和愤怒。
我大口深呼吸平息心中的怒火,努力保持平和的心态跟孩子说“你这样说话很没礼貌,阿姨忙活这么长时间为我们准备午餐,你不但不表示感谢,而且没吃就说不好吃?”我又将孩子夹出的菜放回他碗里,让他品尝过后再决定吃还是不吃,然并卵,孩子的任性一发不可收拾,朋友见状,连忙打断我和孩子的交流,温和的对孩子说“你看你喜欢吃哪个告诉阿姨,好不好?阿姨先帮你倒杯饮料”。孩子不语,仍无感谢之意,我对朋友再次言谢,让她不必特意照顾孩子,然后用迸发出愤怒的目光看着孩子,示意他赶紧吃,大概是带着杀伤力的眼神奏效,这次孩子低头默默开始吃碗里的菜,不再言语,看得出他还是喜欢吃这些饭菜,也不知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傲慢劲儿”还是为了想引起他人注意而出言不逊。爸爸为了缓和气氛,几个大人举杯畅饮,边吃边聊,总算在祥和的氛围中享受了美食。
下午回家路上,我与孩子再次沟通,与他分析他今天的态度是如何恶劣。他在班里负责打扫卫生,因此以这件事情进行场景分析:
“如果你辛辛苦苦打扫完的很干净的教室,被其他人恶意说你打扫的太差劲,一点儿都不干净,你什么感受?”
“心里难过!”
“那如果有小朋友还在你刚打扫之后恶意的在地上扔垃圾,你什么感受?”
“伤心,生气!”
“是因为你的劳动成果没有得到其他人认可,而且还遭到其他人的破坏吗?”
“是的。”
“那你觉得阿姨忙碌半天为我们准备的午餐,你连尝都没尝就恶意评价,阿姨会是什么感受吗?”
“妈妈,我知道错了!”
“宝贝,你可以有你喜欢和不喜欢的事物,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你不能没有礼貌,不能不懂感恩。即使别人辛苦为你付出后,并未得到你想要的结果,你仍然要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是你必须具备的品德。”
孩子认错后,我的心情才稍稍得到平复,而自己也需要反思一下对孩子生养教方面的问题,虽然朋友一直说“小孩子都是无心的,不用放在心上”,但是让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孩子没礼貌》,在中国,没有谁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有礼貌,但是所有人都会讨厌你的孩子。——我们把这种“不说”当成了一种礼貌,礼仪之邦的俗语是“老婆是别人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教。
在我看来,没礼貌和不懂感恩比学习成绩差更可怕,学习成绩差不代表人格差,但是人格差的人再优秀也难以成功。平日对孩子非常好,什么苦都可以为他吃,而在他心理上会有怎样的想法?——“你们对我好是理所当然的,你们所有人都得对我好,满足我的条件”。网上常看到这样的言论:溺爱的孩子只能让他埋怨他爸不是李刚。
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受一些“苦”,这个苦就是别太急着满足他,只有当他有需要的时候才给,可惜我们恰恰相反,孩子还没有提要求,就已经提前为他“考虑周全”。
还要注意不要对孩子有过多的管理控制,我们应该要学会放手,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发展的空间。同时,也应该适时向孩子“索爱”,大方接受孩子爱的表现,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快乐,懂得体谅别人的感受,在接受父母爱的同时,也学会感恩,学会爱别人。
要让孩子懂得作为家庭的一份子,对家庭有所付出,对父母尊重敬爱是他的责任,对他人的劳动成果的尊重是他的品德。孩子觉得父母包办一切使得自己失去自主选择权和自由,孩子不是父母的扯线公仔,他有他自己的想法和行动力,家长对孩子的爱本是无可厚非,但是也应该学会放手让孩子更多自由成长的空间和锻炼的机会,家长要学会“抓大放小”。很多事情其实孩子已经有能力自己完成的,家长则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只在孩子需要帮忙时才对其加以指导。
接下来的日子,将重点培养孩子这方面的意识,先从每天的家务活动开始,我们之前互相尊重彼此的劳动成果,互相感激彼此的关爱和照顾,慢慢地用自己的言行对孩子耳濡目染,相信孩子不仅能改正礼貌的坏习惯,还会变成人见人爱的小天使!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她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她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她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取决于她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民所受的教育,人民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