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到腾讯微博
尽管政府方面采取一系列协同措施遏制飙升的物价,但6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CPI)仍同比上涨6.4%,达到近三年来的最大涨幅,通胀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而食品价格依然是推动通胀的主要因素,其中猪肉价格上涨的贡献率达到21.4%,淡水鱼作为相关替代品近期也急剧飙升,各种推动因素此起彼伏,通胀失控风险正在急速上升,高通胀将全面裹挟中国经济。
过去十年,尤其是刚刚过去的两三年的信贷大跃进,基础货币量的短时间内飙升,早已经为恶性通胀的发酵奠定了坚实基础。过去十年房地产长期霸占支柱地位,不仅祸害了金融系统,蚕食了民众的创造性,最直接恶果是造就今日高通胀。
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何地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中国货币超发十分严重,且其供应量的增速已经远远快于美国,数据显示,1990年,中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2010年年末已经达到72.58万亿元,20年间,M2增长了46.44倍。美国1990年的M2为3.28万亿美元,2010年年末为8.848万亿美元,20年间,M2增长了1.69倍。
而随着大量企业逃离实业,以江浙地区为首的不少民间资本以热钱形式游离于资产市场,不断推升产品价格,导致了食品价格上涨的连锁效应。
而在持续通胀的经济环境下,政府一般倾向于采取提升利率或紧缩货币数量等政策措施以抑制通胀,这意味着无风险利率将上升。一项资产的价格如果要持平甚至上涨,必然要求其未来的现金流或可换取的收入能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根据这一思路,大消费或许能够在持续通胀背景下帮助投资者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近期由于个税起征点的上调,近6000万中低收入群体将不再缴个税,有利于内需的启动。而由于个税调整更多的是对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中低端的消费品和必需消费品行业的受益将更加明显,具体包括医药、食品饮料、家电等。
面对拉开大幕的半年报行情,不少板块的业绩预期也显得不确定,而大消费板块无疑是业绩增长相对确定的板块。从安全角度入手,必然选择这些板块来躲避业绩风险,这也将对相关板块有利好作用。